环境治理改善目标的理想与现实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879650/answer/9068967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环保工作思路将由污染物控制单核心转变为环境质量改善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双核心。”这一表述在近期官方发布的各类规划和纲领性文件中都有所体现。
“水十条”等相关文件也为环境质量改善这一目标规划出了大致的阶段目标:2020、2030、2050年分别实现水环境质量阶段性改善,总体性改善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也即一个三步走的路线图:全面扭转排污曲线;进入环境自净能力范围,环境进入良性轨道;污染问题得到解决,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官方同时也给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通过控制各类污染源的污染排放、经济转型等措施实现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降低;同时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人工湿地建设等措施,培育和改造水生态空间,实现环境容量的增加。分子减小分母增大,水环境治理实现改善。
然而,看上去美好的的路线图和方法论落实到执行层面就显得非常现实。今年11月,环保部发布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拟对现行的市政污水排放标准进行修订,水处理行业将可能迎来四次提标。意见稿中值得关注的点包括:增加污染物控制项目,基本控制项目增加总镍、苯并(a)芘两项,选择控制项目增加39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此外,新标准还将在(特别规定的)环境敏感区实行特别排放限值,特别排放限值的大部分主要项目为严的一级A标准的一半左右,总体与地表水IV类体水质标准相当。根据时间表,如果顺利通过的话,修订后的标准将在明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此次近乎严苛的标准修订引起了行业内外广泛的讨论和质疑,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于,我们目前的排放标准已经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甚至还稍严于国际平均水平,再“贪严”地提高标准将与绝大多数污水厂实际运营情况严重不符,大量污水厂微利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如此大的代价之下,能取得的效果又难以预计和评估…
无论如何,趋严的标准,对于一些环保企业,尤其是众多中小型技术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比如对于实行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区,膜技术几乎是工艺选项。具有高技术含量产品及服务的企业,将从提标改造及高标准的新建项目中分得可观的市场蛋糕。同时,高技术附加值的企业也将更加获得投资机构及大型环保企业的青睐。环保产业的“大小”合作,“资本”和“技术”合作都将更加频繁和紧密。
最新产品
同类文章排行
- 氟塑料化工泵如何正确保养?
- 耐腐蚀泵的电机与普通电机和高效电机有什么不同?
- 冠裕氟塑料磁力泵是您输送碱液的好帮手
- 氟塑料磁力泵易出现的故障有哪些?
- 输送高浓度盐酸应该用哪种化工泵?
- 关于防腐自吸水泵安装的十点要求
- 氟塑料自吸泵不出液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 化工泵的概述与市场前景
- 耐酸泵-化工泵管道安装技巧你知道吗?
- 耐酸防腐碱泵安装与管道连接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